從深圳去香港最方面的路線,是從羅湖口岸或福田口岸乘坐港鐵東鐵線(以下稱“傳統路線”)。但是從9月23日起,這一格局將得到改變。改變的原因就是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啦!
小楚特意對比了傳統路線和高鐵路線,一起來看看高鐵是否劃算。
費用對比:高鐵>地鐵
乘坐東鐵,從羅湖/落馬洲-紅磡,票價是41.5港元。如果是到銅鑼灣,需要52.5港元。
乘坐高鐵,從福田到西九龍站,80港元。
用時便捷:高鐵>地鐵
乘坐地鐵,從落馬洲-紅磡,需要49分鐘,從落馬洲-銅鑼灣,需要69分鐘。
乘坐高鐵,14分鐘即可從福田站到達西九龍站。
換乘便捷程度:高鐵>地鐵
乘坐地鐵,從落馬洲/羅湖到紅磡,是不用換乘的。但是如果想去海港城、中環銅鑼灣,就需要換乘好幾次。首先在九龍塘站從東鐵線換乘觀塘線,再到旺角站換乘荃灣線,再到金鐘站換乘港島線。需要換乘3次才能抵達。這也是一直困擾深圳客去香港的一個麻煩事。
而乘坐高鐵,一站直達西九龍總站,站內可換乘東涌線九龍站。一站直達港島。
以上對比來看,高鐵除了貴一點,還是非常省時省事、少換乘的。下次我再去香港,就會選擇高鐵。你也會這么選擇么?
從深圳去香港怎么方便?
文錦渡巴士方便啊,可以到上水,旺角,尖沙咀(中港城),從福田,羅湖,坐地鐵,要換乘,坐大巴有位置,直接到了。而且過關人少。當然回來的時候如果買了啥東西,最好不要從文錦渡回,因為口岸人少,海關查的嚴
從深圳該怎樣才能去香港工作?
分情況來看:
如果是國內大型央企,屬于派駐香港職位,那就會給你工作簽,
如果是普通人,在香港工作只能也是唯一條件就是必須有香港身份【永久】,像在港讀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學生,入學之后就會給你辦理臨時身份,畢業之后就可以在港工作,但是對工作是有要求的
分別從廣州和深圳怎么去香港方便?
廣九直通最舒服,但車次太少。羅湖和諧最主動,但比較折騰。大巴最簡單,但太費時間。用時:大巴>羅湖>廣九。綜述,有錢且時間主動選廣九,時間不確定選羅湖,省錢選大巴。
生活在深圳的你常去香港嗎?主要去做什么?覺得香港怎么樣?
經常去香港,基本上過去都是購物,食品,藥品,嬰兒用品,電子產品,化妝品等等。
有自己買的,有幫朋友買的,周末給自己賺點外快,補貼生活,其實也蠻好的。
對香港的印象只有香港挺干凈,樓挺高的,街道很窄,東西,特別食物很貴,吃一餐普通的午餐,就要40-50港幣,一瓶礦泉水也要5-10元港幣,不在香港賺錢,真心覺得貴,水果更是吃不起,蘋果都是論個賣的。
其他的,只有覺得香港的路挺難走的,都是上下坡的路,也很窄,車多,紅綠燈多,樓更是密集,一些屋村如果讓密集恐懼癥的人看到會受不了的。
路人永遠行色匆匆,趕著上班,回家。
夜晚的香港很美,一種燈紅酒綠的美,一種繁華大都市的美。
去香港玩,晚上住深圳方便嗎?
深圳是內地和香港距離最近的城市, 過來兩邊的海關就是香港地界。
如果去香港玩,晚上選擇住深圳的話,從字面上理解 ,應該還算是方便的。但是實際實施過程中是否方便,還要看下面這幾個因素:
一、 要看具體去香港什么地方游玩,如果是離深圳比較近的景點或地方的話,比 如:上水或粉嶺…..這些從深圳一過關,不需要太長時間到達的地方還是比較方便的。但是如果是距離關口比較遠的話,過了關再轉上兩三次地鐵,已經好幾個小時不見了,就算玩估計玩得也不能很盡興了。
二、 要看去香港游玩的具體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決定深圳過關到香港的時間和兩邊住宿的費用差價是否值得白天在香港游玩,晚上回深圳住宿。按照我個人一年去三到四次香港的經驗,一般在節假日尤其是圣誕、春節前后,這個時間段,人流非常多,深圳到香港的羅湖、福田等幾個關口的通關時間 一般都會超過兩個小時,而且,在深圳如果選擇關口附近酒店費用并不比香港的酒店便宜多少,而且花費太多的時間和體力在通關上,個人覺得有點得不償失。
三、 在香港游玩的具體天數 正常的港澳通行證簽香港個人行的話,一般一次簽證是兩次往返的機會,這個意味著第一天過關到香港游玩一天,晚上回深圳住宿;第二天再過關到香港,晚上回到深圳就用完了兩次簽證了;第三天就不能再從深圳過關到香港了,必須要重新簽證。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游玩一趟,反復過關、簽證的話,我想應該就不存在任何方便的說法了。
從深圳坐高鐵去香港怎么過關?需要注意些什么?
從深圳乘坐高鐵去香港,首先要辦理好去香港的有效證件,這點不再贅述。
深圳有兩個高鐵車站可以乘往香港,一個是深圳北站,另一個是福田高鐵站(還有個地鐵站也叫福田,要注意一下。不過兩站是挨著並連通的)。
從福田高鐵站去香港的車票,二等座68元人民幣,深圳北站我沒注意多少錢,應該貴點,網上一查就知道了。
買好票下到侯車區,等候檢票上車。在深圳是不設邊檢和海關的,直接上車,待到達香港西九龍站以后才辦理出入境手續。(所謂的一地兩檢)。
全車程僅需14分鐘,加上候車,出入境,安檢等總需時近40分鐘。不熟悉的話,可能會多費時,多問,那邊的工作人員都會普通話。
下圖就是一地兩檢的“國界”線。